查看原文
其他

从书信到绘本新IP 温州大学“知心姐姐”25年如一日温暖孩子心灵

新媒体中心 温州大学 2021-10-14

25年前,一封封书信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25年后,一册册绘本传递着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25年来,温州大学7000多位“知心姐姐”接力守护在需要帮助的孩子身边,形式不同,唯爱不变。





01创新公益模式,响应中央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要“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在每年的暑期知心实践中,知心姐姐积极响应号召,持续探索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积极参加“新青年下乡”活动,来到孩子们身边,传递知识与温暖。知心不断在追求更好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呵护他们的成长。

今年,知心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公益模式,“爱心认证”、“多元绘本”,“知心姐姐”尝试通过不同类型的绘本课堂,展示更为全面的知识和多维化视角,提供具备观察性、思考性和感受性的认知学习内容,尝试建立一个专属于孩子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乐园,力求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学习,从绘本中获取知识,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验,提升认知水平,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绘本内容的分享中,知心姐姐依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难度,拓宽内涵,充分调动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此外,她们还会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挑选较为适宜的绘本故事,例如针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的儿童,会尽量选择主题和内容更为具体化而非抽象化的绘本等。

一位去年也参加知心姐姐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子珊妈妈表示:“线上绘本的形式对于我们这种一周七天全部上班的家长来说,无疑是减轻了负担。一开始,我还会担心线上绘本的质量,可显然是多虑了,绘本的质量很高,故事选择新颖,孩子很喜欢。”主题分类、年龄细化,将呵护落实到实处,对准每一个孩子的需要。










02紧跟时代发展,延续知心关爱

“当时有很多小中学生、留守儿童会来信倾诉关于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比如没有学习兴趣、成绩不好,跟家人相处不融洽,父母期望值过高,孩子有话没地方说,就写来一封封信,洋洋洒洒几页纸。我们收到信后,都会第一时间回信,仔细回答他们的问题,开导和帮助孩子们解开心结”,温大首届知心姐姐侯雪霞这样说道。

“以前靠写信交流,虽不像现在用网络这么快捷,但一封封‘知心姐姐’的回信却是孩子们心灵的安慰剂”。

25年前,信件里一笔一画的洋洋洒洒,倾注着质朴的爱与关怀;

25年后,绘本平台里的一帧一幕,满载着竭力尽心的爱与温暖。

谈及该团队的绘本新IP,指导老师严晓秋说:“知心姐姐团队自1995年成立以来,最初的联系方式是书信。知心姐姐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到现如今,知心自主构建了绘本‘3+1’公益模式,线下合作的学校、民营企业单位累计达80余家,三大线下板块‘知心绘本课堂、绘本剧演出、特色夏令营’,一大线上板块‘知心绘本平台’。近年来,基本在每周三和周末知心会开展线下课程,暑期开办集中夏令营,特殊节日还会排演绘本儿童剧。在数年的暑期知心实践中,‘知心姐姐’积极参加‘新青年下乡’活动,来到孩子们身边,传递知识与温暖。今年,受疫情影响,‘知心姐姐’开展了更多线上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心姐姐”的关爱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形式不同,唯爱不变。







03建设绘本平台,温暖社会大家

在录制绘本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充分结合专业知识并发挥特长,同时融入巧思,结合音乐、手工、游戏、绘画等元素,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具有爱与归属的需要,而这一点在绘本《团圆》中则有充分的体现。为了帮助儿童了解自身对于家庭的归属需要以及对家人给予的爱的需求,去充分感受家的温暖,知心团队将其纳入平台的课程。《团圆》录制者李心迪同学分享道:“《团圆》是我录制的第一个绘本故事。这个故事的对话是比较少的,主要以旁白为主。因此在讲的时候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很重要,需要加上一些肢体动作,要不然,小朋友可能会觉得很枯燥。同时绘本除了故事内容还有一方面就是图片,我们得仔细地观察每一页图片,针对其中的一些小细节进行适当地引导一下,向小朋友抛出一些问题。”

温州大学知心姐姐实践队队长徐夏介绍:“除了在线上开展绘本课程,实践队员还积极地参与到手工制作绘本当中,从编写绘本故事到画图填色,一笔一画都注入了对孩子们的关爱。无论是绘本录制还是手工制作,每个队员都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努力为小朋友呈现出最好的故事”。

在绘本故事《团圆》的分享中,知心实践队员紧紧围绕着“团圆”这一主题将这些散落在故事中的珍珠一颗一颗地串联起来,为小朋友们营造了过年团圆的和谐氛围。同时,为了让小朋友们能更好地进入绘本情景,实践队员精心设计了众多环节,如教小朋友们画汤圆、请小朋友们分享春节期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趣事等,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加强其表达意识,锻炼其实践能力,并尝试引导孩子与其家人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故事的最后,与当下疫情的现状相结合,指出团圆是来之不易的,呼吁小朋友们要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









04爱心铸就长城,坚定社会责任



25年,7000多位知心姐姐遍布华夏大地,从70后到00后,她们或成为老师,或成为校长,抑或成为学者留洋海外,但是他们从未忘记自己肩上担负的使命。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在7000多名“知心姐姐”中,有40%是曾被帮扶过的孩子,长大后她们也加入知心团队,将知心精神代代相传。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彭小媚指出,于众多团队中,知心姐姐团队是率先关注到留守儿童心理的。它于2017年注册民办非企业,成立全国高校首家留守儿童心灵驿站。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知心团队累计调研了2073名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撰写并发表大量调研论文并研发了“绘本”这一新颖的心理疗愈方式。社会上那些需要陪伴的留守儿童,那些需要关爱的侨乡少年,都在知心姐姐这里得到了帮助。






资料来源: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陆昀昀

审稿:伍益佳

终审:付志义

为温大“知心姐姐”点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